在淮海战役尘埃落定之后,由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杰出指挥官领导的中原野战军正式改名为第二野战军。这支新成立的军队下辖三个兵团,每个兵团又分为三个军,总计形成了九个主力军。这意味着,第二野战军在其创建之初,便集合了九支强大的主力军,而每一支军队都有一位杰出的战争指挥官担任军长。由此可以得出,第二野战军一共有九位卓越的军长。
这九位杰出的军长分别为:第十军的军长杜义德、第11军的军长曾绍山以及第十二军的军长王近山。三支军队隶属于第三兵团,其中第十二军可谓是第三兵团的尖刀部队,并无疑地成为了第二野战军中的王牌军队。无论在战斗能力还是激励士气方面,第十二军都表现得相当卓越。
另外,第十三军的指挥官是周希汉,第十四军则由李成芳统帅,而第15军则由秦基伟担任军长。这三支军队综合作战能力均十分强大,均可归类为王牌部队。它们还各自拥有响亮的绰号,例如,第13军被誉为“山中猛虎”,而第14军则被称为“丛林猛虎”。这两支军队均是解放后负责南疆边防的主力部队。另外,第15军被大家称为“千岁军”,尤其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上甘岭战役中表现尤为突出。在这一战役中,第15军全体将士展现出无畏的气概,尤其是在面对强大敌人的时候,表现出不屈的敢于亮剑的精神风貌。
展开剩余64%第16军由尹先炳担任军长,第17军的军长是王秉璋,第18军军长则是张国华。这三支军队隶属于第五兵团,其司令员是声名显赫的杨勇将军。或许第五兵团在综合作战能力上并不如第四兵团那样引人注目,但该兵团包含的第16军绝对是一支动员能力强且战斗风格坚决的王牌军,具备攻防兼备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第16军的前身就是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而第18军的军长张国华亦是从这一纵队中成长起来的。
尽管第五兵团下辖的三个军或许没有第四兵团的军队那么具盛名,但该兵团确实创造了第二野战军中独一无二的一些成就。历史爱好者们可能知道,第16军的军长尹先炳是全军中唯一被授予大校军衔的军长,其背后故事颇为复杂,详尽叙述即可。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成就是第18军军长张国华,他不仅是第二野战军中第一位出任大军区司令员的军长。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逐步设立了全国各地的12个军区,以及随后的五六年间增加的军区,总计形成13个大军区。而张国华将军在1955年被任命为西藏军区的司令员,成为第二野战军中第一位担任此职务的指挥官。
虽说,第三兵团与第四兵团的主力军长们并非没有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机会,只是他们的任期并非始于1955年。比如,第四兵团第15军的军长秦基伟,他是一位专业的大军区司令员,且在三个不同的大军区均任过司令,任期总计达到了令人瞩目的23年。这一时间的长度,使得他成为了开国中将中,任期最长的将领。同时,在第二野战军的九位主力军长中,秦基伟也是唯一一位在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军长。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被誉为第三兵团头号王牌的王近山将军,在解放后未能担任大军区司令员。但其战友杜义德在解放后曾担任过这一职务,坐镇兰州,负责西北边防的安全。
总结来看,第二野战军的九位主力军长中,共有三位曾担任大军区司令,他们分别是张国华、秦基伟及杜义德。
发布于:天津市倍悦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